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林子敬葬母 南宋 · 何梦桂
七言绝句 押文韵
几度思亲不见亲,连江万里见南云。
归来云逐江潮去,却负江头土作坟。
林子敬写神求赞 南宋 · 何梦桂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九七、《潜斋集》卷一○
尔形矍矍,尔目铄铄。
两足卓荦,天涯海角
袖有椎凿,摧山撼岳。
虎匿龙逃,六丁眙谔。
或者不知,问其所学,则掀髯而作曰,吾服儒服,冠儒冠,吾从吾朔。
而吾进于其技,故人诧我为青乌、为白鹤。
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原序咸淳六年正月 宋末元初 · 林同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一七六、《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》卷首、《善本书室藏书志》卷三一、《皕宋楼藏书志》卷九一
鬳斋林先生之自玉堂翠帷求奉太夫人出临莆郡也,实淳祐戊申
后村先师时方辞宗正少卿之召,先皇以魏国年高,就畀宪节,即家建台。
一时麾节照映之盛,真有壶山之所未有。
宾僚乎其间者,盖莫不人自磨濯奋励,求以所讲习、所蕴蓄、所设施而于学问、于文章、于政事有可以表表自见者,爨下之音,囊中之颖,又夫孰无是心哉!
既而台与郡各以郡之法曹掾为举首,掾则同之再从兄子敬也。
莆于七闽为军垒,子敬于郡幕为底僚,一旦揵出腾上,受国士之知于二先生,是所谓空群于冀北、拔尤于河阳者,其荣且耀固万万。
而始是臬台祢表已具,中以亲嫌为疑,虽重之魏国之命,有不能自决。
惟一闻守侯合荐之说,乃定此造就之仁,终始之谊,子敬鬳斋不无重惓惓焉。
后村第一集六十卷之行也,亦子敬效程督其间。
前五十卷则鬳斋在郡时,以却例卷资其费,及易镇延平通守王公实绪成之。
今后十卷卷末有子敬监雕名衔在焉,可考也。
子敬于欲以自表其惓惓焉者,则亦惟于鬳斋之若诗与文,思所以淑后学,诏来世,如鬳斋之于后村焉,且可与后村集相为不朽于穹壤之间,是固子敬之心也。
而素食贫,多家居,愿有莫之遂,志亦莫之渝。
其于前集、后集之行,亦惟知于颜、杨二君致其欢喜赞叹焉尔。
归自括,家食又且十年,及通守三阳,咸淳戊辰秋抵官下,将一考,以书为同言:「吾此来得绾郡绂,薄有俸入,节缩裘饪,铢积寸累,或有可以足吾生平未足之志者,愿以《鬳斋集》为先,子其为我请《续集》于先生而行之,且毋以惮烦辞」。
同敬诺。
于是鬳斋方卷退处之怀、袖观之手,其年秋九月,上擢鬳斋长仙蓬,侍缉熙,明年春,再入禁林,掌词翰,盖是癸亥东归,一间七期矣。
词臣学士有不惟一堂之上,明良胥会,于所都俞者则然,下而九州四海人士,亦孰不曰是当行铺席也,是我家旧物也,顾非斯文之一泰、吾道之一春乎!
鬳斋屡辞不获命,趋行之诏,联翩而下,行有日。
至是而《续集》之入梓者为卷三十矣。
昔人怀一饭之感,捐千金之报,以情不以物,以谊不为利也,况举之入云、嘘之上天乎!
「寂寂谁从翟廷尉,滔滔去事霍将军」,此后村所以为世道感也,此同为子敬别《鬳斋续集》三十卷为一集之意也。
鬳斋《前集》亦六十卷,《续集》宜视前,继自今赓殿阁之吟,陪毡厦之咨,云雾裁剪,日月献纳,必且至于手抄而腕脱者,当揭为文续集,以遂子敬兄之志云。
是年为庚午正月元夕前一日石塘林同谨书。
鹧鸪天1083年6月 北宋 · 苏轼
 押阳韵 创作地点:湖北省黄冈市
林断山明竹隐墙。
乱蝉衰草小池塘。
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

村舍外,古城旁。
杖藜徐步转斜阳。
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按:东坡黄州时作此词,真本藏林子敬
林子敬武昌1267年 南宋 · 刘克庄
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:福建省莆田市莆田
阃外于今有虎臣,孰云立国靠江神。
后车鸡塞勒铭客,前席龙山落帽人。
此去青油烦檄(原作激,据冯本改)笔,向来赤壁要纶巾。
遥知崔颢题诗处,暇日登楼与拂尘。
回潮阳林通判生日启式之 咸淳五年 南宋 · 林希逸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七三○
仆开蒋翊径之三,老寻鹤伴;
君刺昌黎州之半,时寄雁书。
念蓬矢之尘埃,度瑰词而黼黻。
伏惟某官,兴存风月,操比冰霜。
视公如龙,虽鳄鱼而可训;
为王市骏,知骐骥之难留。
身将致于青云,交未忘于旧雨。
饭犹可饱,苟乐我之残年;
币不必将,已感君之厚意。
莫修琼报,辄奉锦还(《鬳斋续集》卷一六。)
以下二十一篇,原总题「己巳回生日启」。
重修龟山杨先生旧宅记宝祐五年六月 宋末元初 · 汤汉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九二四
汉来延平郡博士诸生暨道南之学者咸请讲其所闻。
予恶夫空言久矣,逡巡未有以发。
将乐群士书来告曰:「龟山先生之旧宅垂百数十年矣,閒者守侯始扶植表章,伉祠庭以寄奠慕。
中尝再葺,久复敝漏,无以宁风雨。
大夫林君式之拜谒,悸叹,亟出缗钱,市良材坚甓,撤腐败而新美之,观瞻改容,克用兴起,不有记载,将无以示后,俾勿替,愿一言以赐之」。
予惟先生之存也,视敝庐夏屋皆可托宿,未尝有所择而求安。
然自建炎大盗过之不敢犯,逮庚寅盗再过焉,复大书其门曰:「此杨先生之居也,不可燬」。
嗟夫!
先生之没久矣,冠带佩玉之声容不复接于世之耳目,而遗风馀烈,犹足服强暴,岂学士大夫而不能为先生保此数亩之宫乎,虽百世可知矣。
郑康成以大儒为世所敬,不惟孔北海能褒大其闾,而黄巾亦为之敛避。
二儒先之事,真所谓旷千载而相感者。
若乃先生之学,超出于文字之外,则有非康成之所可拟议,予不敢不与诸君言也。
子思子曰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」。
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
大道既隐,举一世伥伥于喜怒哀乐之末,而不知其有本,虽日用饮食由之,而卒莫识其所从来。
故虽有聪明才智闳硕专确之士,而大本之不明,不免于醉生而梦死也。
先生之教,使人于閒燕静一之中,体验夫未发之气象。
豫章延平,更以此相付授,而延平之所语朱子者,尤深切而著明矣。
他日论平旦之气,湛然虚明,实与未发之旨相为表里。
先生之学虽有所受,而以此建立宗旨,乃其深造而自得之者,其有功于天下来世,自程门高弟罕能及之,不但高于汉大儒而已也。
学者赖其言以得本心者众矣,然而曰体验云者,无乃其涉于已发与!
是心之灵非木槁而灰死也,虽其未发,有事焉,弗求观省,曷稽中德?
故曰求则得之,又曰不思则不得。
是思也非意,是求也非为,而何已发之疑乎!
诸君既抵先生之宫墙,盍亦闯其堂,窥其奥,反躬以验夫大本者之安在,不至于延平所谓涣然冰释者不止也。
抑予所欲告道南与泮水者,亦若此而已矣。
宝祐五年六月丙申
按:同治《饶州府志》卷二七,同治十一年刻本。